随着全球化和技术进步的不断推进,自动化行业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下面将从多个维度分析当前自动化市场的格局,并展望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我国编码器市场持续增长,2028年有望达到25亿美元。我国制造业的升级换代以及科技的创新,加速了编码器市场的增长。从传统的工业应用到现代的机器人、新能源等高新技术领域,编码器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为市场的扩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以天先数智/磁正智能为代表的国内编码器制造商聚焦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不断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编码器产品,部分优秀产品已成功实现国产替代进口,可以预见,我国编码器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为整个产业链的发展贡献更多动力。
中国编码器下游市场现状
伺服行业为编码器下游最大市场,机床市场增速最高。据MIR睿工业报告,2023年伺服行业为编码器第一大下游市场,占比达到30%, 主要是伺服行业下游多为新能源等景气行业,进一步加大对编码器的需求;另外,受益于机床需求结构升级,叠加对精度的要求的提升,逐渐扩大对编码器和光栅尺的需求,2023年编码器在机床行业应用的同比增速最快,高达26%。从整体行业角度,2023年项目型市场增长23.8%,OEM行业市场下滑4%,OEM行业端如电梯、起重、工程机械、印刷包装等均出现负增长情况,下游行业需求乏力对工业自动化市场的负面影响贯穿整年。但随着国内经济复苏,居民消费能力提升,且受国家对于房地产政策影响,预计2025年国内OEM市场将逐步复苏。
日欧编码器厂商占据主导地位,国产厂商面临挑战。海外编码器厂商以日系的多摩川和欧系的海德汉、雷尼绍为代表,凭借几十年的技术实力、研发能力以及长期积累的经验,海外龙头厂商在全球范围内享有广泛的声誉和市场份额,持续为市场提供高质量和创新性的产品。2023年我国编码器市场中多摩川、海德汉、雷尼绍、西克和堡盟占据了50%以上的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较高,而国内厂商则受疫情和需求下滑影响,同比增速低于海外龙头的成长速度。
磁编码器以汽车应用为核心,海外龙头先发优势明显
磁编码器行业蓬勃发展,市场规模快速增长。随着现代电磁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自动化需求的不断增加,磁编码器作为一种高精度、高可靠性的测量设备,在工业自动化、汽车制造、半导体等众多智造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汽车场景应用多元,占比较高。从下游应用来看,磁编码器在汽车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应用于车辆的位置检测、转向控制、车速测量以及电动驱动系统等领域。据某知名咨询机构对于整体磁传感器下游行业的统计和预测,汽车应用的占比已经超过了整体市场的50%。无论是传统燃油车还是新能源汽车,精度高、可靠性和耐用性强的磁编码器都在为车辆的安全性和性能提升做出贡献。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和智能化水平的提高,磁编码器在未来汽车应用中的地位有望进一步增强。
整体磁传感器的价值量伴随系统复杂程度不断增加,随着工业4.0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制造过程正变得更加智能、高效和自动化,同时系统复杂性的增加通常意味着更丰富、更精细的功能和性能。在这一趋势下,磁编码器作为关键的运动控制和位置反馈装置,将在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无人驾驶车辆等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高精度、稳定性和快速响应特性,将成为实现精密控制和智能化运行的关键驱动力。目前整体磁传感器在工业自动化和汽车应用中价值量较高,伴随未来制造系统的智能化发展,磁传感器的价值量将不断提升。
全球机床光栅尺市场规模,光栅尺国产替代需求迫切
磁栅或代替光栅,光栅编码器市场增速趋缓。光栅编码器相比于磁栅编码器成本较高,随着磁栅编码器分辨率提升和工业场景应用落地,磁栅逐渐开始替代光栅,导致光栅编码器市场增速的放缓。我国光栅编码器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主要包括以海德汉、雷尼绍、博通、堡盟和欧姆龙为代表的海外厂商,以及国产厂商禹衡光学和汇川技术。
光栅尺市场小而精,机床为最大下游应用。在机床制造过程中,光栅尺的高精度测量能力使其成为实现精密加工的理想选择。海德汉、雷尼绍占据我国光栅尺市场65%以上份额,国产替代空间广阔。从长远来看,国产编码器全面替代进口产品虽然“路漫漫其修远兮”,但随着国产品牌的自强不息和持续进步,其未来也充满希望!